人類對「永恆」有種偏執。
古有秦始皇尋覓長生不死的秘方,今有無良商人無所不用其極研發出所謂的永生花。
花開花落總有時,難道為其冠以永恆之名就會讓這種浪漫顯得永垂不朽?
筆者反倒覺得,花卉若能歷久常新,才失去了綻放的意義。
有人願意付上以千甚或乎以萬計的金額購買這種所謂的永生花,但原來,有些花種本來就極為長壽。
及至現今有紀錄所載,現存最長壽的玫瑰花屬 Rosa Canina,又名 Dog Rose。
她生長於德國的希爾德斯海姆古城,從 King Louis the Pious 統治時期一直生長至今,已逾千年。
這千年間,一棵玫瑰的生存之道到底為何?
Image Courtesy Of:
@skulkingfaux
Stefan Schäfer, Lich
據說,King Louis the Pious 於一次狩獵途中迷路,求救無援。
於是他向天禱告,祈求上帝會派人拯救他。
最終,他獲救了,為了報答上帝的「救命之恩」,他決定在該處興建教堂,以供奉神明。
為表尊重,他更選擇讓建築物以盡可能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搭建,因而保留了本來就紮根該地的玫瑰。
她,從無家可歸變成大家閨秀。
後來,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,就算其攀附生長的教堂於戰爭中被炸毀,埋在泥土中的根竟能從瓦礫中絕處逢生。
她,又成功逃過了一劫。
最終,如同娛樂圈的生存之道般,只要你堅持到最後,便真會熬得出頭天。
有不少人也被這棵如神蹟般的野玫瑰的故事所感動,創作出以此為題的作品。
1896 年,Jessie Weston 刊登了《The Rose-Tree of Hildesheim》- 一篇以這棵玫瑰為原型,講述犧牲與拒絕的散文。
1918 年,Mabel Wagnalls 撰寫了《The Rose-bush of a Thousand Years》- 一部描述年輕女孩為了這座長著玫瑰的教堂而奉獻一生的小說。
Image Courtesy Of:
Alice Mourou
1918 by Funk & Wagnalls Company - First published May 1918
也許這棵玫瑰未必能獲得所謂的永生,再頑強大概也敵不過生理循環的定律。
但是後人為其撰寫的詩詞歌賦卻會流傳千古,生生不息地傳頌下去。
這種「永生」,不是來得更有意義嗎?
For You
Continue Reading